Search


這個時代,哀嘆閱讀的衰落、甚至是死亡,好像是極為容易的事。「年輕人都不讀書」、「出版業要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這個時代,哀嘆閱讀的衰落、甚至是死亡,好像是極為容易的事。「年輕人都不讀書」、「出版業要滅亡了」,這些年來我們不是常常聽見這樣的聲浪嗎?

但我總覺得不是這樣的。

回顧歷史,其實每個時代各有各的閱讀方式。

一個著名的例子,是在歐洲歷史上,有那麼一段時間,人們會一邊讀書一邊朗讀,書本上的一字一句,都是要唸出來的。

今天我們所熟悉的「默讀」,原來是後來才發展出來的習慣。

與其感嘆閱讀的衰微,不如換個角度,仔細看看閱讀在我們這個時代有了哪些新面貌吧

我們一直相信,在這樣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裡,閱讀的面貌、知識的面貌,和教育的面貌,一定會出現一個巨大的改變。

改變有好有壞,但覺得不會只有單一個面向。

過去這一陣子,故事與說書一直在探索書與閱讀的各種可能性。不過我們能想的畢竟有限,所以這一次,我們找來這一行當中最傑出的一些人,和我們分享他們對於閱讀的各種觀察與想像。

「說書時代」是我們策劃的一場夏季閱讀嘉年華,邀請的來賓,從出版社的社長、書評刊物的主編,到新興的知識性youtuber,橫跨了不同領域和不同時代。

我們希望用一整天的時間,一起思考閱讀的過去、現在與未來。我自己對於每一個場次都非常期待,想必在討論中會激起各種精彩的火花。

熱愛閱讀和書籍的朋友,歡迎一起來參加!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「歷史是由生於現代的我們,對於過去的探問。為了當下自身生活的理解,或是為了決定今後必須前進的方向,歷史對我們才有必要性。但是,『現在』轉眼間就成了過去,『現在』的模樣也不斷在變化著。對於過去的探問,當然也應該同樣不時地更動。該用什麼觀點看待過往,過去什麼是重要的,對於每個人,每個團體,還有每個時代,都不一樣。對過往的解釋和理解,絕非一成不變,並不是只有一種方式。」 「現代應該有現代所需要的歷史認識。當人們對於自身的問題認真的討論,嘗試催生新的歷史認識之際,力量就產生了,而時代的齒輪又一次開始走動。現在對歷史學者而言,最重要的不是忠實地遵循學界的『常識』,而是拋開過去的想法,提出符應時代的構想。」 「現代人所需要的歷史觀點是什麼呢?那就是新的世界史。所謂的世界史,是以我們看待世界的眼光為基礎,為了深刻且持平地理解在今日全球化世界發生的各式各樣事件,並訂定社會將來走向,進而產生的必要教養。」 ──羽田正
以臺灣為起點,描繪屬於未來的全球歷史。
View all posts